智慧工地让管理提效,成本节约214万元—中国能建北京电建保定城改项目
价值总结
中国能建北京电建保定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二期后辛庄村安置区项目充分践行中国能建集团《若干意见》和“1466”战略,全面落实项目管理“十化”。截至目前,项目已获得了“河北省智慧工地三星示范工程”及“河北省‘燕赵杯’BIM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项目实现可量化经济效益214.5万元,为保定市房建项目BIM+智慧工地应用塑造良好的带头形象,具体可量化应用价值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负责保定市1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有征迁、回迁安置房建设及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河北省重点安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11万平方米。
其中北京电建承建的后辛庄村安置区项目位于保定市莲池区长城北大街东侧与复兴东路北侧,紧贴东二环。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米,工程由5栋高层住宅(20层、25层、25层、25层、24层)、1栋邻里中心、1栋幼儿园和地下车库组成,共计安置221户住户。项目于2021年8月20日开工,计划交付时间2023年4月30日,总工期20个月。
二、BIM+智慧工地应用成果
项目应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将生产、劳务、物料、机械、技术、安全、质量、绿色施工等模块与BIM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传统的二维管理提升到三维可视管理,有效支持了现场作业人员、项目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各层之间的协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项目的成功。
1.生产管理
进度计划动态三维管理,工期提前10天,节约成本133万元,获业主奖励29万元
工程管理部每周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完成情况,及时调整下周各单体各工序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上传智慧工地平台,计划责任到人。
施工员通过手机APP拖动进度条对各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任务跟踪,同时在手机端统计、录入各项工作的劳动力数量等信息。完成后结合BIM技术,可在生产系统3D作战地图中自动同步、动态呈现当前施工进度,项目管理层可以直观查看进度,提升项目整体进度管理水平。
截至2022年9月,经过项目部对施工计划的合理安排、及时调整、精心组织,通过智慧工地生产系统累计录入完成任务总数1721项,其中及时完成率高达97.3%,相比总进度计划提前10天结构封顶,节约人员成本、塔吊设备租赁费用、水电费等约为300人×400元/人×10天+(5台塔吊×4万/月+5台电梯×2万/月)/30×10+(5万水费/月+6万电费/月)/30×10=133万元。
2.人员管理
(1)劳务人员信息完备,管理提效70%,打通平台之间壁垒,节约人力成本10万元
通过速登宝可将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合同信息、资格证书、防疫信息等快速录入,数据同步上传智慧工地平台,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便于集中查询,且录入后信息不会丢失,管理提效70%。
系统内数据可自动同步至保定市实名制平台及葛洲坝劳务管理系统,有效避免重复录入工作,节约1名劳务管理人员录入成本约20月×5000元/月=10万元。
系统内已登记人员通过人脸识别设备便可进场施工,每天施工人数上传劳务系统,可多维度查看统计分析数据。
(2)巧用工地宝,高层结构施工人数精准统计
通过在塔吊上放置工地宝辐射顶层施工作业面,可实时查看各作业面施工人数、工种等信息,准确率高达95%。工地宝的使用,减少人数统计的工作量,时间缩短90%,为项目施工人员的管理及合理化部署提供新思路。
3.物资管理
物资严格把控、杜绝人为因素,精打细算节约33.28万元
通过在项目入口地磅处加装智能物料系统,对商品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进场进行有效监管,避免重复过磅、虚假小票、车上夹带重物等情况发生,并自动计算识别材料偏差。
截至目前,已通过物料系统称重过磅3838车,其中允许值内占比为68.09%,超负差占比7.71%,超正差占比24.20%,通过供货偏差统计表显示,由某公司供应的钢筋实际重量相比运单重量超负差66.576吨,按钢筋5000元/吨计算,约合66.576×5000=33.28万元可作为后期与供应商结算的数据支撑,实现项目物资的精细化管理。
4.机械管理
传感器+防碰撞+吊钩可视化+区域隔离,构建塔机保护屏障,实现塔机零事故
通过在塔吊上加装测幅、测重、测高、电子罗盘、群塔防碰撞等传感器,可将采集数据传输至智慧工地平台,精准展示塔吊运行工效。
同时当塔吊碰撞间距、吊重和力矩等超过预警、报警值时,系统将自动发起真人语音提示,提醒塔司避免事故发生。报警信息、时间等数据自动同步至智慧工地平台,便于管理人员分析决策。
针对群塔报警次数多的问题,安监部和设备部组织对塔司进行了操作规程的培训学习,经对比分析,项目近3个月塔吊报警次数环比下降49%(由225343次下降至115501次),塔司安全操作意识逐步提升。
项目还设置有区域隔离保护,由于项目东北区域塔吊作业范围内有架空高压线,为有效避免塔司人为操作、环境天气等影响导致吊钩及钢丝绳等与高压线发生碰触,通过特定逻辑实现对塔吊小车和转角的控制:当塔吊小车或回转角度到达保护区域的预警值时,系统会自动将塔吊的小车或回转由高速切至低速状态,并发出声光和语音报警;当塔吊小车或回转角度到达保护区域的报警值时,系统会自动将小车或回转进行断电截停,进而实现区域保护的目的。
相比传统搭设杉木杆进行高压线防护,使用塔吊区域防护设备节省人力及材料费5.5万,节省工期至少7天。
5.技术管理
扫码及BIM三维可视化相结合,实现管理增效
项目将最终版图纸、方案应用审批流、动画交底等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并在显要位置设置二维码动态展示框,可根据施工进展随时替换内容,项目人员扫码即可查看关键工序的方案、交底内容等。截止当前,已累计扫码1623次,增加有效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针对项目地下室复杂的管综排布,技术部不仅根据BIM模型导出CAD二维平面图纸,还将模型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更加直观地查看管综BIM三维模型,以及标高、用途、尺寸、材质等数据,给予施工人员多种途径精准施工。
针对项目复杂的地面、墙面建筑装修做法,技术部通过应用BIM技术对墙体进行上色,通过颜色可直观、迅速地对不同区域做法进行分类,随后将带色模型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并将相关做法标注在BIM模型中,最后生成二维码粘贴在楼栋入口、施工电梯等显要位置。所有人员都可自行通过扫码及点击标注的形式查看复杂的建筑做法,无需背负厚重的图纸进行查阅。
经测算,相比传统翻阅图纸查看建筑做法,扫码查看的时间由平均7分钟降低至45秒,时间节约87.5%。
6.安质管理
(1)问题巡检新方法,省时省力可打印
通过使用手机APP对现场安全隐患、质量问题以PDCA的管理模式规范问题整改步骤,同时结合BIM技术可以直观地查看问题部位,便于统计分析决策。
截至目前,项目已应用智慧工地平台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208个、安全隐患252处,整改合格率达到100%。
针对整改不及时的问题,管理人员通过智慧工地平台直接生成质量问题整改单及安全问题罚款单进行考核约束。生成单据后编号自动顺延,且无需进行二次编辑。经统计,较传统的整理、编写整改单及罚款单,使用智慧工地自动导出单据时间由平均5分钟下降至1分钟,节约用时80%。
(2)安全教育新方法,方便实用效果好
项目尝试应用视频、答题一体化安全教育箱、VR安全教育培训系统等新型安全教育设备,激发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学习热情。经统计,使用安全教育箱培训人数达1016人,占比高达98.93%,平均学时1.82小时。
(3)视频监管、AI查漏补缺、广播远程纠偏
项目在塔吊上安装多个摄像头和扩音器,通过无线网桥技术建立相互连接,对现场施工作业区域进行全面覆盖。
广联达AI蜂鸟盒子可自动对视频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如吸烟、未佩戴安全帽及安全带等)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抓拍,存档备查。项目管理人员可结合视频监控,通过电话座机或者手机APP及时对现场安全问题进行喝止。
通过视频监控及智能广播可辅助工程管理,降低管理人员巡检时间,管理增效50%。
7.绿色施工管理,为项目降本增效
项目配置多个空气环境、噪声、温湿度一体环境监测装置,对施工场地环境进行全覆盖监测。同时数据实时上传智慧工地平台,且在项目显要位置设置智慧大屏,播报未来天气、气温情况及自动生成的科学指导建议,对现场施工作业起到分析、预警的作用。
项目还安装了自动喷淋装置,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遥控操作,自动降尘,当监测到的颗粒物浓度数值超出允许值后自动打开设备进行降尘。按日常启停喷淋工作需要0.5个临建工人计算,可节约人工费0.5×20个月×4000元/月=40000元,同时提高了项目智慧化管理水平。
在施工现场各楼栋、工人营地等地安装智能水、电表,可自动将用水用电量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显示各区域每月用水用电总量,管理人员迅速查看数据进行分析,无需现场逐一抄表及处理计算。抄录及整理现场水电表数据的时间由原来的8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15分钟,时间缩短近80%。
数字化为项目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保驾护航,喜获公司先进表彰。通过项目BIM+智慧工地各模块的成功运用,实现了对项目安质环管理的无死角、全覆盖,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及精益化程度,获得公司安全、质量、环保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为未来智慧工地实施提供可借鉴依据。
三、社会效益
项目多次迎接省、市、区及集团各级领导观摩交流,各方一致认为项目BIM+智慧工地具有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性和代表性,值得其他项目学习、借鉴。项目BIM+智慧工地的成功案例为企业扎根保定、深耕保定,深度融入保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022年6月23日广联达公司与保定市建协举办的《保定市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讲座》,项目作为施工单位主讲与保定市建筑业企业进行经验分享,推动了保定市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四、总结与展望
BIM+智慧工地通过实时数据抓取和数据分析,形成了集中、共享的协同工作平台,实现项目全要素的精细化管理。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北京电建后辛庄安置区项目坚持创新驱动项目高标准建设,全员参与BIM+智慧工地建设,依托新技术变革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致力打造BIM+智慧工地应用的信息化标杆,未来将持续在信息化转型中不断探索,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智慧建造高速发展贡献中国能建北京电建力量。